发布于 : Nov 05, 2025
Nov 2025
评估
规范驱动开发(Spec-driven development) 是 AI 辅助编码流程中的一种新兴方法。虽然该术语的定义仍在不断演化,但一般而言,它指的是以结构化的功能规范为起点的开发流程,随后通过多个步骤将规范拆解为更小的部分、方案和任务。规范本身可以有多种形式:可以是一份文档、一组文档,或是以结构化工件捕捉不同功能方面的信息。 我们看到许多开发者已经采用了这种风格(我们在 Thoughtworks 也有一套内部分享的规范)。最近有三款工具分别探索了规范驱动开发的不同实现方式:亚马逊的 Kiro 引导用户经历三个工作流阶段——需求、设计和任务创建;GitHub 的 spec-kit 也采用了类似的三步过程,但增加了更丰富的编排、可配置的提示词以及一份“宪章”,定义了始终必须遵循的不可变原则;Tessl Framework(截至 2025 年 9 月仍处于内测阶段)则采纳了一种更为激进的方式,将规范本身而非代码作为维护对象。 我们认为这一领域极具吸引力,尽管目前的开发流程依然较为繁琐且带有很强的主观性。这些工具的行为因任务的规模和类型而迥异:有些工具会生成冗长难以审阅的规范文件;当它们产出 PRD 或用户故事时,有时也不清楚目标受众是谁。我们也许正在重蹈惨痛教训——为人工智能手工编写详细的规则最终无法实现规模化。